不限lp注册送38体验金

學校抗震救災精神

當前位置: 不限lp注册送38体验金 > 學校概況 > 學校抗震救災精神

積健為雄    共克時艱

    “積健為雄”這句話,出自唐代司空圖的《詩品·雄渾》。《詩品》將我國有史以來的詩歌概括為二十四種風格,其中“雄渾”列為第一種風格。清代楊廷芝《二十四詩品淺解》解釋“雄”為:“大力無敵”,同時指出“雄渾非偶然得也……學深養到,積之久,而壯健不已,是雄,豈可以偽為者哉!”。可見“為雄”是日積月累、學深養到、實實在在、不可作偽,也就是“積健”的結果。積土成山,積水成淵,積善成德,積健為雄。《周易·象上傳辭》說: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。”其中,“健”為剛強,即公正無私,不屈不撓,不可奪志;也包含“規律”,按客觀規律辦事。“不息”,即無所不用其極,自強不息,永遠向上。這句名言,充分表達了儒家崇尚鍥而不舍、發奮進取的精神風貌和嚴格求己、剛直不阿的道德修養。

    “積健為雄”就是堅定積極的人生態度,認定目標,堅定信念,銳意進取,發憤圖強,鍥而不舍,自強不息,奮力拼搏,最終到達理想的殿堂。

    “共克時艱”。共:共同,團結一致的意思;克:克服,戰勝;時:現在的,目前的;艱:艱難,困難。結合背景總體說來,就是顧全大局,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,調動一切積極因素,匯聚起攻堅克難的強大力量,去克服當前面臨的挑戰或者自然災害。

    “積健為雄,共克時艱”:就是堅定信念,認定目標,發憤圖強,自強不息,腳踏實地,鍥而不舍,共同克服當前的艱難困苦,實現“浴火重生,鳳凰涅槃”。